

熱線電話:400-116-6060

中國海洋報報道1805課題組海洋生物農藥開發工作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4-04-14 18:25
- 訪問量:
中國海洋報報道1805課題組海洋生物農藥開發工作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4-04-14 18:25
- 訪問量:
《中國海洋報》記者 劉川
2014年全國“兩會”開幕前夕,網民圍繞兩會表達了各自的關注,“食品安全”與“治理霧霾”“就近入學”“醫療改革”等話題一起成為了2014年網民熱議的焦點。
你吃的食品安全嗎?
什么因素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2月28日,《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3)》的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這本由40位學者共同完成的新書指出,農藥殘留超標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已成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最大擔憂之一。解決農藥殘留問題最現實的3條路徑是減少農藥施用、提高農藥施用效率、逐步推廣生物農藥和替代農藥。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生物農藥領域,一種利用海洋生物或其代謝產物生產的新型農藥——海洋生物源農藥,正悄然成為解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的“綠色農藥”。
向海洋要“綠色農藥”
海洋生物源農藥之所以被稱為“綠色農藥”,是因為這些農藥均來自于海洋生物,沒有添加對農作物有害的化學成分,對農作物來說,綠色無污染,安全性較強。
我國海洋生物源農藥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最初全國范圍內只有幾個研究機構在從事該項研究,隨著海洋生物源農藥成為熱點,目前全國有40個-50個科研機構都在從事該研究。他們的研究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利用海洋微生物來生產農藥,一類是利用海洋寡糖、多糖來生產農藥。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是早期研究海洋生物源農藥的科研院所之一,他們利用蝦蟹殼中的幾丁質(又稱甲殼質)制成多糖、寡糖生產出農藥制劑。該農藥早在2000年就已經在全國推廣,目前他們研制出的多種新型海洋寡糖生物農藥及植物促生長劑產品,在農田、果園等示范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然產物與糖工程1805課題組副研究員尹恒告訴記者,利用海洋生物生產農藥并不是偶然。其實在古代,我國沿海地區的農民們就有利用蝦蟹殼、藻渣給農作物施肥的傳統。當時人們發現用蝦蟹殼、藻渣施肥后的農作物不易生病,生長也更加旺盛。作為一種廣譜的生物農藥,海洋生物源農藥使用的范圍比較廣泛?!八?、小麥、蔬菜、水果都可使用?!币阏f。
作為目前海南省最大的農藥企業,海南正業中農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參與了海洋生物源農藥的一個國家“863”項目,2008年在全國推廣海洋寡糖生物源農藥產品。該公司戰略規劃總監張善學告訴記者,他們在幾年的應用中發現,這種農藥不僅能防病,還能使農作物抗寒凍、耐儲藏,并且加速農作物生長,改善農作物品質。
農民的認可度在提高
與化學農藥不同,海洋生物寡糖農藥就像防疫針一樣,其實是一種預防性的農藥,要在農作物生病前施用,而化學農藥則多是治病農藥。盡管海洋生物源農藥有諸多優點,但是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它并不可完全替代化學農藥,只有在部分示范基地專業人員的操作下才可實現完全替代。
“農作物什么時候發病,與氣候、季節等很多因素都有關系,示范基地中的人員懂得專業技術,知道什么樣的情況是農作物快發病了,可以精準掌握施用時間。在實際應用中,農民因為自身技術和專業知識不夠,他們不可能把用藥時間掌握得那么精準,因此農民對購買、使用這種農藥的認可度不高?!边@是尹恒看到的該領域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
但是,2000年就開始銷售海洋生物源農藥的大連凱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益先認為,農民對海洋生物源農藥的認可正在逐漸改變?!皠傞_始我們在全國銷售海洋生物源農藥時,一年才賣出20多噸,現在一年能賣出100多噸?!睆堃嫦日f。銷量的翻倍,預示著用戶越來越認可海洋生物源農藥。
隨著海洋生物源農藥科研機構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也為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增加了活力。但是參與一個新的領域,企業自身是存在很大風險性的。張善學坦言,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參與到海洋生物源農藥領域來,企業光靠科研院所是不行的,自身也要在技術上有所儲備?!耙豁椥碌难芯宽樌脑捯?年-5年時間才能出產品,不順利的話要8年- 10年。我們有一種產品研究了8年,前后投入了3000多萬元?!睆埳茖W說。
盡管過程并不容易,但行業的前景會越來越好。這是所有的被采訪者一致的回答。尹恒說:“接下來我們要在生產成本和工藝上下功夫,使生產工藝更加清潔化,實現全程綠色工藝?!毕嘈胚@個未來不會太遠。
公司地址:北京市南三環南方莊1號安富大廈8層 電話:010-67696708 傳真:010-51757725 全國免費咨詢電話:400-6500-552 郵編:10007 中企動力 北京